尼采: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辜负
2020年2月 · 预计阅读时间: 1 分钟
#
说起孤独,每一位成年人都能有所感悟。在最美的年华,我们也想效仿徐志摩,于茫茫人海,寻唯一人生之伴侣。
可是,人生之事,十有八九不如意。 恋人分手曾让我们肝肠寸断。面试、求职、失业也成为我们走向社会的一条通道。
种种事件综合起来,无不五味杂陈,酸甜苦辣、悲欢离合。
成长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条路。从成长跨越成熟,孤独更不可避免。孤独或许会让人惆怅甚至痛苦,但久而久之,这种痛苦,也能使人习惯、锐化,甚至涅磐重生。
古往今来,我们从未见过一个不孤独的人,会发出耀眼的光芒。张小龙创造了微信,但很少人知道他创造微信之前那三年的孤独岁月!
马尔克斯也曾说过:写《百年孤独》的日子里,我做过许多梦。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,它会一版发行一百万册。一百万人决定去读这一本全凭一人独坐陋室,用二十八个字母、两根手指头敲出来的书,想想都觉得疯狂。
实际上,活着的我们大多都很平凡,也不能创造什么丰功伟绩,更不是天才。 叔本华说:要么孤独,要么庸俗。 我看有些人是既孤独,又庸俗,因为他们不会排遣,迷失自我,便成了一群人的孤独。 而有些呢?伴随着孤独的煎熬,他们学会了享受,并逐渐让它达到一种平衡。 可能我们还是活得平平淡淡,但至少不会让自己沦落为庸碌的地步。
德国哲学家康德深居简出,一生未娶。他的生活尤为单调,像机器一样固定。 每天一个人重复着起床、喝咖啡、写作、讲学、进餐、散步,几乎从未有过变化。 至1804年,康德去世,从未踏出过出生地。
诗人海涅曾说:康德的生平没什么好说的。
其实,康德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枯索无味的。但康德却偏爱这种孤单的生活。 正是在孤独的享受和利用下,康德比常人有更多的时间,著书讲学。 而后,他的学说更是深深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派。
我们人类虽是一种群居动物,但或许,最终的归宿还是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,也就是孤独。 而且,我相信,总有人在孜孜不倦享受生命赐予我们的常态,用他们的孤独创造出一批又一批有价值的东西。
记得之前看过梭罗的《瓦尔登湖》,他说我们人类应当把死亡当做一种大自然的恩惠,本人很仰慕这样的人生态度。 其实,我想,不止死亡,应该说,死亡与孤独都能作为一种大自然的赏赐。
尼采说得很有深度: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是对生命的辜负。 的确,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寿命的长短,关键是它的宽度以及我们的态度。 有些人寿命很长,却从来没有真正活过,更未拥有一个起舞的日子。
因此,活着的时候,我们不能让自己行尸走肉,无所事事地度过一天又一天。 同时,我们最好在孤独中找到自己可以用生命热爱的事,而后不觉生活单调乏味。
世界很大,渺小的是人,不渺小的却是人创造的价值。 所以,请试着把孤独当成大自然的一种恩惠,学会享受,并加以利用。 倘无人陪伴或同行,那请记住,世界正与你结伴而行!